被譽為「年度劇王」的《雪中悍刀行》,可還行?
這部劇未播先火。
未開播之前,瘋狂改檔,瘋狂宣發營銷;
豆瓣上,3萬多人標記想看;
播出之后,罵聲一片,多少人的武俠夢碎成渣渣。
沒錯,這就是張若昀主演、編劇王倦再出山的《雪中悍刀行》!
別急,我來帶你看看這部男頻爽劇到底怎么樣。
1、縱橫小說大IP,期望越高失望越大
解讀劇情前,先來看看《雪中悍刀行》的網友評論大賞。
“野心太大,實力太差”
“演技、濾鏡、節奏、武打,一大堆的問題”
“武打動作太慢了”
網友強烈建議騰訊配一個8倍速按鈕功能。
網友們完全說出了我的心聲:原著小說太好,電視劇太差!
改編終究是錯付了。
小說讀來酣暢淋漓,北涼的武俠世界讓人神往。
《雪中悍刀行》大IP早就名聲在外,洋洋灑灑450萬的體量,成功塑造了有血有肉、俠肝義膽的徐鳳年這一經典人物,也成功地勾勒出了一個以人為本、熱氣騰騰的江湖。
這個故事有最奇幻的場景,如:
道門真人飛天入地,千里取人首級;佛家菩薩低眉怒目,抬手可撼昆侖;誰言書生無意氣,敢叫天子露戚容。
所以,影視改編消息一出,如此多原著粉癡癡地蹲在電視機前等候。
回到劇情。
故事是一個好故事。
武俠的外殼下,講的是紈绔子弟徐鳳年如何成為北椋王接班人的“王子變形記”故事。
紈绔是有資本的,徐鳳年的資本就是——拼爹。
這套路何其相似,跟當今很多富二代都一個樣。
不禁感嘆,古往今來歷史竟然是輪回。
徐鳳年的爹叫徐驍,十歲即從軍征戰沙場。當年天下大亂,徐驍一下滅掉八國,為離陽王朝一統天下立下汗馬功勞。
有個這樣的爹,要啥啥沒有。
紈绔子弟徐鳳年究竟多紈绔呢?
他自己稱自己為廢物。
的確,除了一個腦子,基本不剩什么了。
第一集開頭,徐鳳年偷個地瓜都能被抓住,跟種地瓜的老漢軟磨硬泡半天都沒占著半分便宜。
可見,徐鳳年是真紈绔,好在他深諳自黑之道。
比起現在嘴硬不道歉再被錘死的男明星們真不知道好了多少倍。沒錯,我說的男明星就是王力宏。
按照慣例,徐鳳年成年之前要外出游歷三年,身邊只帶了一個忠誠的老仆人老黃以及一頭老了跑不動的馬。
在這三年里,徐鳳年吃糠咽菜、坑蒙拐騙。小偷小摸的活兒也沒少干,上能偷人家地瓜,下能去河里捉魚,左能忽悠敵軍給自己肉吃,右能說服江湖高手為自己保駕護航。
不出意外,徐鳳年成功地回到了家。
家門口有忠犬弟弟黃蠻兒翹首以待;家中有姜泥、紅薯、被毀婚約的公主等眾多美女思念自己;
雖然紈绔但能運籌帷幄,不會武功但總是毫發無傷;
身邊到處都是大俠,在身邊烤地瓜的老黃竟然是江湖傳奇人物劍九黃、一統天下的軍師李義山是自己的師父……
徐鳳年金手指大開,但總是一副對權勢毫不在乎的樣子。
不得不說,徐鳳年的設定真的太杰克蘇了!
回到家后,老爹徐驍對徐鳳年畢恭畢敬的,甚至還要給徐鳳年穿鞋。
網友們紛紛說:這老子比兒子都孝順!
天下已經統一,坐擁三十五萬鐵騎的徐驍有多名義子,看上去個個都比徐鳳年強。
那徐鳳年憑啥能成為男主角呢?
腦子是個好東西,徐鳳年幸虧有個腦子。
他滿臉上都寫著“算計”二字,善于推理和謀劃,總是能識破重重詭計。
看上去他對物質和權勢并沒有很大的欲望,但又總是被迫卷入到江湖紛爭之中頻頻脫困。
不過徐鳳年個人的成長線值得一看。
從弟弟黃蠻兒被送去武當山、老黃為給徐鳳年犧牲自我后,徐鳳年從玩世不恭的紈绔子弟,到決定習武保護自己也保護他人的武者,還是讓人動容。
2、多少是有點倦了,倦了
《雪中悍刀行》開播第一天,就瘋狂刪除四千多條差評。
豆瓣電影出面說,為了保證評分正常,刪除了一星、涉人身攻擊等在內的短評上千條。
看多了這些刪帖的新聞,真的是倦了,倦了。
更讓我感到倦怠的是,看了兩三集,我以為自己在看《慶余年》2。
編劇王倦的個人風格太明顯了。
開頭給徐鳳年立的扮豬吃老虎的人設,以及對親情的重視,你在《慶余年》的范閑身上沒看到過嗎?
這人怎么武功都不會,為了一塊紅薯還在耍小聰明,這和現在大肆吹捧的大男主不一樣啊。
往下看,你就知道看似反套路背后,實則處處是套路。
女性人物寫得扁平單薄。
尤其是和徐鳳年演感情戲的姜泥,許多行為怕不是有什么大病。
姜泥和徐鳳年玩刺殺賭錢游戲,沒一次刺殺成功。
輸了撅嘴,贏了數錢,總像機器人一樣杵在徐鳳年旁邊。
你說是幼稚呆萌解解悶的小丫鬟可以,但我怎么都無法將她和看透生死的亡國公主聯系在一起。
重刻畫男性,輕女性筆墨,《慶余年》里也是一樣。
總而言之,這個武俠世界的定義未免太過狹窄,著墨更多的還是男人們的江湖。
據七貓小說APP運營統計,《雪中悍行刀》開播以來,女性用戶對原著的閱讀搜索量,一直都超過男性用戶。
現如今,新武俠作品里的目標用戶,女性占了重要比重,提高作品中的女性認知和滿足感,是新武俠內容升級的關鍵。
平靜之下是武林江湖和廟堂權謀多股暗流涌動,王倦的文戲寫的還是很吸引人看下去的。
對徐鳳年的三次刺殺,撥開重重迷霧,真兇竟然在千里之外。
第一次刺殺是游歷路上的西楚人;
第二次刺殺是紫金樓魚幼薇;
第三次刺殺則是林探花湖心殺人。
三次刺殺一招比一招驚險。
這三次刺殺是遠在千里的靖安王想借徐家之手除掉林家,扼住北椋的咽喉之青州。
親情和權勢兩難全。
馬夫老黃,衣著樸素,隨身帶鹽,愛吃肉愛喝酒愛看美女,搶地瓜時腳下生風,抓魚時容易手滑。
人前賣傻的老黃,人后卻心有江湖。年輕時,他曾與天下第一王仙芝約戰,卻因為害怕輸和死亡,中途逃走。
跟隨徐鳳年游歷三年,同生共死,雖然貧窮食不果腹,但遠離朝政權力的紛紛擾擾,內心富足又安定,這是徐鳳年和老黃最珍貴的三年。
一回北椋,美女、美食皆在身旁,卻似更容易被當做棋子操控。
利益、權勢和生死被限制時,就必須有人做出犧牲。
老黃為了給黃蠻兒多一條生路,為了徐鳳年少一些后顧之憂,選擇了犧牲自我。
等等,原著里的老黃并沒這么快死。
這操作有點熟悉,哦哦,《慶余年》里的滕子京也是這個套路,放大重要配角的死亡沖突,為主角迅速成長進一步搭橋鋪路。
3、今天,武俠還能怎么拍?
有人說這是一部武俠???我可真是笑不活了。
武俠是文戲和武戲的結合,兩者缺一不可。
文戲尚可,武戲十分拉胯。
第一集中連武術指導都請不起,張天愛飾演的武林高手南宮仆射一人對戰多人的場景非常糊弄。
幾道刀光劍影,突然人就飛上了天,旋轉跳躍南宮仆射她閉著眼,塵囂看不見,對手就已經從天上掉下來。
難道是南宮仆射的招數太快,我錯過了什么?
哦,顯然不是。
這里還特意給觀眾放了一個慢鏡頭,這個場景的確是“什么都沒有”。
《雪中悍刀行》的武打戲,真是將極簡的手法使用得震古爍今、出神入化、臻至化境、無中生有。
且看這里,老黃、徐鳳年和南宮仆射一行三人在山下歇息,南宮仆射突然聽到山腰處有武器響動,飛去又飛來,就已經把身后偷襲的人解決了。
只留下目瞪口呆的觀眾,只聞打斗聲不見打斗的場景,真是普通又神秘。
在中國,單論「武打」是件門檻很高的談資,因為并不是每個人都會武術,倒是結合影視——武俠或功夫電影,就能變成誰都可以發表見解的大眾文化。
1920年代,香港的粵劇名角薛覺先請來了上海的京劇武生——袁小田,讓其在戲班教粵劇演員北派武術。
袁小田的兒子是袁和平,徒弟是唐佳,這兩位北派傳人,一同與南派洪拳組成了1950年代以來南北共流的香港武俠電影格局。
袁和平是《黑客帝國》的武術指導,《黑客帝國》是好萊塢功夫片的分水嶺。
在此前,好萊塢功夫片都像鐵憨憨,“你一拳,我一拳”沒有美感,而在袁和平的指導下,酣暢淋漓的武打動作,走出國,被世界熟知。
可以說,在最傳統的武俠片里,能不能打,會不會打,好不好看,這三要素缺一不可。
現在武俠的形式已經逐漸演化出各種形式,喜劇、玄幻等元素都往里加,當代人對武俠的認知也慢慢起了變化。
一代人有一代人對武俠的理解,爽文當道的今天,很多“武俠”更玄幻、更大開金手指了。
武俠少不了俠肝義膽,也少不了酣暢淋漓的武打場面,如果玄幻加進來,卻不再有武打的精彩紛呈,那這部劇更適合叫玄幻,而不應該貼上武俠的標簽。
不論是什么時代的俠客,他總是急公好義、向往自由、視死如歸、愛惜名譽,俠的盛行,反映了人們對既定體制的失望和反抗,寄望于某種純粹的超級人格來施以拯救。
然而這種理想大多數時候都會落空,所以很多武俠電影由始自終都浸透著強烈的悲劇氣質。
《雪中悍刀行》為了滿足現代觀眾輕松觀劇的體驗,在層出不窮的人設反轉中,會加入高密度的輕松笑料。
但恕我直言,任你再有文火慢燉,江湖初現的格局, 武俠劇也沒有捷徑。
一部武俠劇中沒有實打實的武戲,很抱歉,我無法稱之為“武俠”。